这里,为老人“点亮”幸福晚年


来源: 昆明五华发布

“上午在党群服务中心参加老年大学活动,中午就在社区食堂吃饭,十来块

这里,为老人“点亮”幸福晚年

“上午在党群服务中心参加老年大学活动,中午就在社区食堂吃饭,十来块钱荤素搭配营养又健康,下午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理疗,社区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样的老年生活怎能不惬意……”这是龙翔街道辖区多数老年人一天的生活缩影,在这里,社区已成为老人温暖的“家”。近年来,针对辖区老年群体增速快、需求多样复杂的特点,龙翔街道通过宜居养老、专业养老、品质养老、互助养老等多种方式,打造“老年人幸福宜居家园”。

“红色帮帮团”敬老院唱响幸福新生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路过茭菱路299号,欢快的歌声从敬老院大门里传出,敬老院活动室里,来自龙翔街道文艺团的成员们正在给老人上演丰富精彩的文艺节目。

歌舞队先后带来了舞蹈表演《唱支山歌给党听》《欢乐颂》《我和我的祖国》《草原上升起的太阳》等多个节目。丰富多彩的演出为平日宁静单调的养老院增添了许多欢乐色彩,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在演出队休息间隙,龙翔街道茭菱社区党委书记介绍,“合唱团是辖区居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已成立了十余年,近年来队伍逐渐壮大,现在已经有50多名成员了。”穿上演出服,老人们是演员,脱下演出服,老人们又变成“帮帮团”成员,守护着辖区独居高龄老人们的平安。

社区工作事无巨细,龙翔街道的7个社区网格细化管理到每一位高龄老人,住在凤翥社区的王阿姨,刚退休就到社区报到成为了一位网格员,“我在社区生活的时间比较长,社区工作者们在我眼里就像是孩子一样,趁着还有精力我觉得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每个人都尽我所能给社区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社区才会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提及加入网格员的初衷,王阿姨感慨道。这同样是龙翔街道众多网格员的初心。

建立机制 居民排忧解难得解决

为了第一时间让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家门口”,一直以来龙翔街道把社会治理工作纳入“书记领航”项目,街道党工委书记负总责,7个社区党委书记任副组长,依托网格+网络,制定详细的服务计划,让居民反映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高效的处理。

“你好,我们家门口有一个大树,已经枯心了,存在安全隐患。”

“你好,我们企业面临一个难题,能否通过政府部门给予解决。”

“你好,路灯不亮,麻烦给修一下,存在安全隐患”。

微信群里居民、企业反映的问题,各社区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与其联系,核实情况,立即落实,有些社区居民上午在群里发现问题,还没到家就看到邻居已经在群里表扬社区工作人员们的“执行力”。

照顾老年群众、修复小区公共设施、老旧小区居民改造,虽然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小问题折射大民生。龙翔街道一直践行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问题全清零、群众得实惠的工作目标。作为五华区核心区域之一的龙翔街道,面对城市发展、基层治理日新月异的变化,始终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探索基层党建新路径,以“书记领航”项目为拳头突破难点,为基层治理添活力。

便民机制 15分钟养老服务

灯火阑珊的温暖、柴米油盐的充实、近在咫尺的烟火气息……对于多数百姓而言,真切的幸福大抵如此。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龙翔街道一直致力于打造15分钟便民养老生活圈,为老年群体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让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宜居。

从家出发,步行不超过15分钟,基本能满足生活中的日常需求。如今,15分钟养老便民生活圈已成为龙翔辖区市民们乐享幸福生活的“甜甜圈”。

“我每天早上7点钟左右在家门口小花园锻炼身体,中午走路10分钟在爱心食堂就餐,之后在二楼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跟老伙伴们打打牌、聊聊天;下午4点钟左右去接孙女;晚饭后和小区的邻居们一起跳广场舞。”家住西站12号的袁奶奶感叹道,现在生活真是太方便了,大大提升了老年朋友的生活幸福感。

在龙翔街道,老年人比重比较大,为了让辖区所有老人都能享受到便民服务,龙翔街道茭菱社区开设首家爱心食堂就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交口称赞,随后,红菱社区不仅开设了爱心食堂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连社会治理项目都专门开设服务老年群体的版块,真正让辖区百姓实现家门口娱乐、家门口生活的幸福生活。

来源 | 龙翔街道

编辑 | 李星诺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洪瑞滨  姜媛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