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点!找准步兵战斗效能升级的发力点


来源: 解放军报

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重要突破口,转型重塑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是重要突破口,转型重塑传统力量催生新质战斗力也不可或缺。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步兵,在加快推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认清、积极创造、推广实践在以智驭能中的优势特长,守正创新,加快转型步伐,让老兵种插上科技之翼,生成和发挥多能、灵活、敏捷、高效战斗效能。

体系支撑发力。无论哪个兵种、哪种力量,都不能脱离联合作战体系单独行动。步兵最显著的特点是既善于根据体系要求,在战场一线末端释能、协调行动,又能够用好遍及战场、多点分布、近战接敌的优长,指战员同时担负侦察员、引导员的角色,广泛延伸拓展“神经触角”,观察敌情威胁、交战态势、毁伤效果,近实时、不失真地收集、处理和反馈最新信息,发挥信息补盲、消除死角的作用。同时,针对发现的敌作战体系关键节点、隐蔽伪装重要目标、多类多变时敏目标,及时引导体系力量进行信火打击。据此,步兵应在保持传统的灵活自主战斗优势基础上,把强化融入体系能力作为提升战斗效能的首要切入点,将分队所有官兵和主要武器装备平台接入战场网络体系,联通信息节点、贯通信息链路,既能够从上至下接收和用好“大情报”、与其他力量密切联动,又能够由下至上呈报回传实时信息、抵近观察评估效果,保证信息流转“回路式”运行;既能够按体系要求直接以兵力火力歼敌,又能够引导体系力量进行远程精确制敌,成为整体效能联动释放的一线“支撑点”。

奇正结合发力。未来战场,部队要面对多元化对手、遂行多样化任务。纵观近几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无论力量强弱、失衡与否,既面临旗鼓相当打堂堂之阵的考验,又面临局部聚优精打要害之仗的考验,以小博大、以点制面的游击袭扰、精准点击、无人攻击等行动活跃于战场角落,完全一边倒、不战或小战而屈人之兵的可能性在减小。步兵最可贵的品质是攻防兼备、机动灵巧、全域适应,既善于对当面之敌开展一定规模的攻坚突破或严防死守,又能够精干灵活编组,以出其不意之举,实施小规模的袭击破坏、快速反击、目标夺控等,再复杂的地形都能去,再恶劣的环境也可达,再多元的任务也可承担。据此,步兵应在继续扮演传统的对称作战主角主力基础上,把强化非对称作战能力作为提升战斗效能的关键环节,下大力发展模块化合成化程度更高、机动力突击力更强的轻型高机动步兵、空中突击步兵等力量,系统化集约化配备精确打击、引导打击、无人与反无人攻击等专业化装备,在具备综合攻防对抗能力的同时,聚力增强“快吃慢”“精吃大”为主旨的快速机动、超越攻击、聚能击要等能力,成为战场上直面杀敌、灵敏制敌的“轻骑兵”。

混合行动发力。未来作战,既有传统领域的攻城略地“硬碰硬”厮杀,又有灰色地带的网络攻防“软制软”绞杀;既有有形的物理能化学能释放,又有无形的信息能智能随伴;既有平时的塑势积累,又有战时的胜势夺控;既有战中的激烈对抗,又有战后的控局维稳;既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击,又遇到性质模糊难以界定的非传统力量袭扰,覆盖多维多域,日趋混合多元。步兵最关键的长处是既善于作为主战兵种继续在传统的物理域中能打能抗,又可作为常用力量在新质的信息域等域中能夺能控;既善于在平时通过兵力前出机动配置塑势威慑,又可在战时通过动中聚释效能主控战局。据此,步兵应把强化跨域实施混合行动能力作为提升战斗效能的重要策略,加强对各种混合作战样式和制胜机理的理论研究和行动演练,既精通手中的“硬杀伤”攻击型武器装备,又会使用专业化“软杀伤”手段,形成针对不同类型对手、多维空间领域的“菜单式”战斗行动或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平时积极塑造有利态势,战时牢牢掌控战场局势,成为能征善战、能打善控的“多面手”。

人机互补发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以人为主导主控,充分发挥人力所不能及的机器效能,实现人机优势互补、协同作战,是赢得战斗胜利的关键所在。步兵最独到的优点是既善于充分用好无人机、无人车、战斗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的特殊功效,在最大限度减小人力消耗和自身风险、最大程度损毁对手战斗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打击,又能够与智能化装备进行规模或大或小,或以人为主、或以机为主的混合编成,组建基于战斗目的、灵活混搭编组的人机一体分队,智能与智慧综合集成,以新的战法打对手“看不懂”的战斗。据此,步兵应把强化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作为提升战斗效能的紧前之举,积极探索有人无人战斗编组新模式,熟练掌握智能化装备设备操控和智能信息系统使用技能,人与机合力克敌制胜,成为“携手合脑”顽强战斗的“好伙伴”。(李计勇 邹力)

[责任编辑:]

推荐内容